Jerry空间
今年的暑假对我来讲比以往都要特殊——因为我去了一个在全世界都独一无二的地区。这趟旅程从西宁开始,向西途径格尔木,之后便向南进入了一个东西向山脉的山口,从此到了海拔大于米的巨型高寒地带。那里常有大风,气候干燥,阳光充足,氧含量少,还有成群的野牦牛!作为全世界海拔最高的地区,几乎任何其它景点在它面前都黯然失色!而这次旅行对我也有非凡的意义:第一次自己设计行程;第一次忍受剧烈的头痛和发烧而坚持继续前行;第一次去海拔米以上的地区;第一次我迫不及待地渴望再次踏入这个梦幻之地——青藏高原(TibetanPlateau)。
接下来,请大家准备好青藏地图,和我一起感受震撼的景观、有趣的经历,学习青藏高原的地理知识。相信当你看完后就不会对西藏感到陌生和遥远!这不仅是回忆和记述这次旅行,还是为大家提供实用的旅行攻略。
行程总概括
首先,为什么这趟旅程会从西宁而不是我居住的北京开始?其实,住在西宁的我小舅听到我爸蓄谋已久的西藏旅行计划后也打算加入,所以我和我父母就先坐火车到西宁,然后再和我小舅一家(两家共有7人,包括我的两个表弟)从西宁租车进藏。
我们的行程是这样的:从西宁走京藏高速到格尔木,再沿着国道向南走(因为高速没修好),途径那曲到拉萨,之后向东走国道到林芝,八宿,最后往北经过昌都,江达,石渠,玉树,玛多回到西宁。这一路总共多公里,历时12天。我们走的路线比较小众,但我认为这是条人少而又能把大部分西藏景观尽收眼底的进藏方式!
青藏之旅第一天——西宁至格尔木(7月19日,自驾8个半小时)
第一天,我们从西宁一口气赶到了公里外的格尔木,经过了共和,都兰等县。尽管路程很远,但海拔都在多米左右,因为一路都在柴达木盆地最南边贴着昆仑山脉走(没有合适的山口进入高原)!而这种海拔几乎不会缺氧。那么一路上有什么景观呢?可能和你想的不太一样:
由于年降水量不足毫米,所以这里基本只有低矮,类似灌木的植物,一路上荒漠占大部分。偶尔有些地方会种植油菜之类的作物,而树基本没见到,更别提有动物了:
虽然这并不是高原景观,但往左看可以看到青藏高原的边缘昆仑山脉,但我没想到这么快就能看见!我们通常以为青藏高原基本是西藏的,但毕竟是“青藏”,所以青海也占相当一部分。
地理知识总结(一):青藏高原范围
青藏高原绝大部分位于中国境内的第三级阶梯(北纬26度-39度,东经73度-度)。其中最北端是东西长公里的昆仑山脉,最西边是喀喇昆仑山脉,东北是祁连山脉,东南有横断山脉,而最南边则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甚至柴达木盆地也可以说是青藏高原的一部分,得益于此它还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盆地。其实青藏高原除了西藏和青海外,也有一部分属于四川西部,云南西北甚至甘肃西部!
我们基本没有停留,但中途还是在荒漠上走了几百米来感受一下,结果发现这里和沙漠也有区别:这些荒漠基本是小石粒组成的,而且植被数量和体积都占上风。
更新奇的是,我们还遇见了推着小车在公路上直播徒步的人!这样搞直播的人我们之后也见了好几次,尽管我不太理解为何要这么辛苦地直播徒步。
傍晚,我们抵达了格尔木,这个十分繁华的县级市。而由于格尔木是绿洲城市,不依靠降雨,所以城市里随处可见用于供水的人工水渠。虽然我从未见过这种城市,但由于这天基本都在荒漠里开车,十分无聊,所以我很期待第二天进入青藏高原后的景观!
青藏之旅第二天——格尔木至唐古拉山镇(7月20日,自驾7个半小时)
从格尔木出发,我们沿着国道从海拔多米的昆仑山口进入了青藏高原。在此之前,我们本想去格尔木北边的察尔汗盐湖——它可是中国最大的盐湖,盐的总量超过了亿吨,且盐花十分壮观!大家如果时间充裕可以考虑去这里,毕竟从格尔木要开一个多小时才能到。因时间原因放弃了去盐湖后(这也算是我们旅途中的一大遗憾),我们就花了7个半小时开了公里(海拔基本在米),穿过了可可西里的边缘,然后住在了长江源头沱沱河附近的唐古拉山镇。
终于我们上了青藏高原,气候和风景也有了变化。这里的风变得更大,天气稍微有些湿润,且早晚温差大(尤其是晚上很冷)。但是终于有牦牛和藏羚羊出没了,这些动物车上的所有人还是第一次见!同时,之前的荒漠景观已经部分被高原草原取代,尽管树依旧很罕见。而奇妙的是,青藏高原虽然海拔高,但相对高度(起伏程度)基本都很小,尽管随便找个地方都要比你平时爬过的大部分险峻的山都要高。如果不是有牦牛并且云离地面更近,还真有在平原的感觉!虽然气温很低,还有因缺氧造成的头痛,但我们还是很激动和兴奋,世界上有哪个地方有这么大面积的高海拔地带!但还是要牢记缺氧时一定不要运动!
(昆仑河)
由于不用赶路,所以有很多下车机会,同时也有些有趣经历。首先是在过昆仑河后,我和我两个表弟下车爬到了一个小巧的沙丘上,没想到在西藏还能玩上沙子(这也是我们精神最亢奋的一段时间)!你知道西藏的沙丘是怎么形成的吗?接下来在跨越楚玛尔河和日阿池曲之后(均为通天河支流),我们来到了海拔米的风火山口,距唐古拉山镇仅有50公里。由于海拔很高,所以高原反应(AltitudeSickness)—即因缺氧造成的头痛,胸闷,乏力,呕吐等症状在这里变得明显,而我爸一下车就吐了。基本上在这里快走都会感到喘不过气来,所以我们手忙脚乱地下了这个山口。如果大家走青藏线,那么一定要对风火山口做好心理准备!从这段经历也能看出来,初期在海拔米以上的地段停留时间要尽可能短。
晚上,我们抵达了唐古拉山镇,某个海拔高至米而且非常小的镇。在进镇之前,我们看到了宽广但河水分散的沱沱河,也就是长江的源头。但我们没心情玩水:就在这个晚上,我的其中一个表弟感到喘不过气来。我舅妈和我小舅非常慌张,立医院,终于在吸了40分钟的氧后好转。这也是我那个表弟和我爸高反最严重的一个晚上,我爸表示自己想回到海拔只有几十米的家,而我表弟则永远记住了沱沱河。我则下了车还一直头疼,而当时一想到还有好几百公里才能到低海拔的拉萨,就感觉还是西宁好!但是,我小舅和舅妈却几乎没事。在经历了一天的高原反应后,我们都不敢心存侥幸了,于是就在酒店买了可充气的氧气袋并租了氧气瓶,晚上让大家轮流吸。在这里也提醒大家进藏一定要备好充足的氧气,否则海拔大于4米时真的比较难适应,搞不好就有回家的念头。只要大家发现高反症状有些明显就可以吸30分钟的氧,这样基本能好转。在经历了惊险和慌张后,我们平安度过了一晚,准备明天从唐古拉山口进入西藏(毕竟我们还在青海)!
但在此之前,我想给大家介绍西藏的分区和主要的进藏路线,你看完后将会脑回路清晰。
地理知识总结(二):西藏分区和主要进藏路线
西藏可以按照其主要的地级市来分成好几个区域,尽管阿里地区是个例外。这些区域是:那曲市,山南市,日喀则市,阿里地区,林芝市,昌都市,尽管只有阿里地区才算是真正的地区。其中海拔最低也是最宜居的是林芝,而阿里地区平均海拔最高,其次是那曲,第三则是日喀则。按面积算的话,那曲最大,阿里第二,日喀则仍是第三。除了阿里地区,我之后基本都会介绍到这些区域,所以我在此只向大家介绍阿里地区。
(阿里地区)
阿里地区是位于西藏最西部的地区,面积约有平方公里,仅次于那曲。阿里整体地势却是西藏第一高,平均海拔有米,甚至措勤县海拔有4多米。阿里地区下辖有七个小县,其中噶尔县(狮泉河镇)是其政府所在地,而其他县有革吉县,日土县,改则县,仲巴县,普兰县和札达县。这其中有个特别冷的知识:日土县是从北京自驾车程最远,花费时间最长的县,需要62小时才能到达!那么阿里那么大,为什么只有七个县呢?因为它是中国人口最稀疏的地方,每平方公里平均只有0.23人。这也是它的恶劣气候(干旱,寒冷,昼夜温差大,几乎不降雨)和高海拔造成的。
(西藏湖泊分布图)
尽管人烟稀少,但因为海拔很高,所以是众多大河的发源地:印度河(IndusRiver)的源头狮泉河,印度河的支流萨特累季河的源头象泉河,以及雅鲁藏布江和恒河(GangesRiver)的源头都是阿里地区的玛旁雍错。而阿里地区的湖泊也很多,最著名的有玛旁雍错,班公错和扎日南木错。其中玛旁雍错不仅是中国湖水最透明的湖,水质极好,还是好几条大河的发源地,南北分别有纳木那尼峰和冈仁波齐峰两大高山。而班公错形状狭长,只有一部分在中国境内,且有一个罕见特点:其东部是淡水,而西部则是咸水!它中间的岛屿还是众多鸟类繁殖的地点。最后的扎日南木错虽然很少人听过,但它是西藏超过了平方公里的三个湖泊之一,并且岸边经常有藏驴和藏羚羊出没。花在阿里地区的篇幅已经够长了,接下来就让我们看看如何进藏吧。
从国内来看有四种常见进藏路线。第一是我们走的青藏线,从G越过昆仑山口和唐古拉山口进入西藏。青藏线人很少,几乎不堵车,而且风景独特,但缺点是海拔较高容易高反,而且路很颠簸,怎么看都不像是国道。这一路上,唐古拉山镇,安多和那曲海拔都是米以上,比较值得注意。第二是从新疆走国道进入阿里地区,经过日土,噶尔等县,还可以看到狭长的班公湖。这条路也人烟稀少,还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可能高反会比较严重!除此之外,还可以走或国道从四川进藏,不仅气候温和一些而且不用太担心缺氧,只是地势起伏很大,所以会有塌方。最后还有滇藏线,即从云南开国道经过芒康,左贡等县到西藏。不过这一路要经过横断山脉,所以公路比较险峻!在这几条路线中,国道是个热门——我们从波密到八宿这一路看到国道对面车特别多,所以不太推荐大家走G。希望大家看完后能对各种路线有基本了解,为以后旅行做准备!
青藏之旅第三天——唐古拉山镇至那曲市(7月21日,自驾8小时)
储备好氧气后,我们翻越了唐古拉山口并开到了公里外的那曲。这也是出发后遇到的第一个地级市!早晨听到这个消息,我自然十分高兴,因为终于能找到条件好的供养酒店了。然而虽然这一天住宿和风景都让大家满足,但海拔仍然没有降下来,这也意味着高反依然严重!
那么一路上风景有什么呢?和前一天相似,但全程都在海拔米的高地,甚至连一小片低地都没有。而我一直精神不佳,因为不仅有高反的头疼,还有晕车的头晕,只好吃晕车药来缓解!而且青藏高原不仅高,它的面积还很大,开好几天都难开出去。那么它为什么这么高?为何在中国的这个位置?
地理知识总结(三):青藏高原的形成
大家应该能猜到,高原可能是因为板块挤压和碰撞才升高的,而青藏高原也不例外。其实在2.8亿年前,青藏高原的海拔还不到0——因为当时那里是海洋。但在2.4亿年前,印度板块对亚洲板块的挤压使青藏高原北部脱离了海洋,而在万年后唐古拉山脉,横断山脉,以及羌塘高原(位于那曲市区西北,人烟稀少,气候干燥,经常有风,但野生动物丰富)等地也变为陆地。到了万年前,印度板块大致以每年15厘米的速度插入亚洲板块的下方,使其慢慢隆起,逐渐形成了我们所见到的青藏高原。不过板块运动没有完全停止,甚至在今天青藏高原还以每年5毫米的速度增高!可见尽管板块运动速度慢,但只要积累了足够的时间就能形成现在的世界屋脊。
(布曲)
接下来让我们继续说路上的风景吧。这天野生动物更多,经常看到牦牛在吃草,使我们都很有兴致向窗外看。还有一点不同,那就是山的起伏略大,可以感觉到自己是在山区。又因为云离地面更近,所以还能看见云环绕着半山腰,平时这种景观在平原不可能见到!更妙的是路边的河丝毫没有减少,而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过唐古拉山口之前见到的布曲(“曲”在藏语里是河的意思)。它跟着公路一直流向沱沱河,而且河水分岔众多,一会分成几个小溪流一会又汇在一起。而在过唐古拉山口之后还有西藏最长的内流河扎加藏布流经公路,它最后会流进西藏最大的湖——色林错(“错”在藏语里是湖的意思)。
因为第一次去缺氧的青藏高原,所以大家都比较紧张,尽管确实很新奇。首先是在过唐古拉山口之前的一个名叫雁石坪的小镇上,我再次体验了吸氧的感觉:其实和普通呼吸没太大区别,只是有种重新获得能量的感觉,因高反造成的头疼也会慢慢变好,嘴唇不再发紫,面色也没有那么呆滞了。但神奇的是,我小舅和我年龄较小的表弟都几乎没有高反!由于唐古拉山口是我们一路上经过的海拔最高的地点,足足有米,所以建议大家过唐古拉山口前开始吸氧,直到海拔开始下降为止。
其次,这天还发生了险些让我们堵死在路上的事件:经过唐古拉山口时,有很多人随便停车来拍照留念,把整个路堵得很死。如果不是我们赶快冲出去且没有停车,那么或许很难再出去了。本以为过去这里就安然无恙了,但惊悚还在后面——我们刚过山口没多远就看见了极多大车堵在一起!这时导航切换了路线,至少要多开7个小时才能到那曲。然而我爸看前面轿车不是太多,就明智地没有听导航,而是一直超车,但可惜被其他一同超车的小车前后堵住了......很快我们得知前方修路,要分批放行车辆。难道要在车里过夜了吗?带着这个想法,我不禁思考我们的行程会被打乱到什么程度!好在我们极其幸运,马上就被放行了出去。但细思恐极的是,我们过了十分钟停车休息时好长时间没有看见后面的车:我们好像是最后一波被放行车辆!现在想想,幸亏当时我爸机智地不听导航,否则不知道要开多久夜路......
最后,在经历了高原反应和险些被堵后,我们到了那曲市,找了一个条件不错的酒店。奇怪的是,这一路上住的多元的酒店都不错,而以上的竟然都比较差。尽管酒店很好,但我的高反在这天晚上是最严重的,感觉头疼很严重,有点发烧,并且精神恍惚,我一度甚至不想在青藏高原上待着了!好在挺过了一个晚上后,医院吸氧之后就完全没事了,我也是从这一天开始不需要吸氧也能基本没有高反。现在想想,我吸完氧后心情截然不同,也有了很大的兴致继续旅游!而再过一天就到了低海拔的拉萨,我甚至还为不能在高海拔地区继续待着而感到可惜。很快,我们将来到西藏三大圣湖之一——纳木错,那里究竟是什么样呢?
青藏之旅第四天——那曲至拉萨(7月22日,自驾5个半小时)
当看到只需自驾5个半小时后,你可能以为我们打算下午去布达拉宫——但实际上这一天的旅程比这要奇妙地多!自从在青藏高原上度过了紧张又新颖的两天后,我和高反比较严重的一个表弟都如释重负,因为拉萨是在拉萨河,也就是雅鲁藏布江的支流的河谷里,海拔仅有3米,氧含量是海平面的68%。带着美好的愿望,我们从那曲出发,走了一段国道后上了刚修好的一小段京藏高速,最后在下午到了拉萨。在告诉大家我们的神奇经历前,我先放几张沿途的图片:
整体来讲,路边草原比较多,所以牦牛的数量也增加了,每隔一段时间就能看到牦牛在吃草。这里的天空也都很蓝,而且之前云环绕着山的独特景观也没有消失!快到拉萨时,植被覆盖率变得更高,大部分山都被植物包裹,所以和前几天的秃山有所不同。那么作为西藏省会,拉萨气候如何?这里阳光很强,但温度舒适,只有20多度左右,虽然空气有些干燥。不过冬天拉萨风很大,晚上的气温可以低至-15度!好在我们去时是夏天,气候比较温和。
说了这么多路上的情况,这一天究竟有什么奇妙体验呢?首先发生了一个搞笑的事件:我爸和我小舅认为拉萨郊外的油价会更便宜,就没有在市里加油,就这样他们一聪明然后发现油价高了3毛......之后进入当雄后,我们找了一条小河坐下吃饭,甚至还沿着那条河向上走了一点,看到了念青唐古拉山脉的冰川。而我下来活动后晕车也好了很多,同时这一次燃起了我对打水漂的兴趣,从此积极寻找小石片多的湖泊。
(从网上找的纳木错图片)
上车后,我们往当雄县城开,并打算从那里去中国第三大的咸水湖——纳木错(Namtso)。它不仅湖面广阔,还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湖,面积达到了平方公里,而海拔竟有米!但开车去纳木措时,我爸发现前方堵车严重,而也不该出现检查站,难道有事故?抱着疑惑的心情,我们向北开,甚至没看到湖面就遇到了万恶的景区售票处。得知票价每人多元并发现有阴天迹象后,我爸说:“不能让资本家拿到我们的钱”然后我们就继续往拉萨开。这也让所有人很失望,因为西藏最著名的湖就近在眼前却看不到!
不过悲极生乐,我们接下来开车到了初中地理会学到的地点——羊八井。那里地热非常发达,有中国最大的地热发电站。可惜我们只能从墙上的小洞来观察内部情况,结果发现电站内有大水池冒着浓密的水蒸气。由于从墙外就闻到了强烈的臭鸡蛋味,所以我们没有停留太久。之后,我们本打算去羊八井地质公园,却发现它没有开放。虽然没有实质娱乐项目,但我认为那里的地热独一无二而且去过的人绝对很少!我们接着沿S向西开,发现有牧羊人带着几百头羊过街,场面一度很壮观,甚至还有小羊羔在吸奶。由于第一次见这么多羊,所以萌生出了摸羊的想法,可惜羊十分警惕没有让我们靠近。最后,我们放弃了在羊八井泡地热温泉,并继续前往拉萨。
(拉萨植被)
我们终于在下午到了拉萨,所有人的高反也完全好转,毕竟到了海拔3米的地方。在看到之前高反的痛苦过程后,你肯定也希望自己高反不会太严重,所以现在我就给大家分享一下青藏高原的总体地势以及各县的海拔!
地理知识总结(四):青藏高原地势和西藏各县海拔
青藏高原整体西高东低,这在我们旅行途中也充分感受到了。西部的阿里地区,那曲市和日喀则市平均海拔都大于米,是高反频发的地方。而我们去林芝时感觉都不像西藏,因为海拔基本都是多米,有时甚至多米。还有一点出人意料且值得再次一提:即青藏高原很“平坦”,起伏较小,甚至黄土高原都要比它崎岖。
我把西藏每个县的海拔从别人的文章里复制了过来,以便大家查询。不过这些数据是按区分类的,所以希望你看了之前关于西藏分区的总结,当然不要忘记看手边的地图!
拉萨:
城关区:(米)堆龙德庆:达孜:
当雄:林周:墨竹工卡:
尼木:曲水:
山南:
乃东:扎囊;贡嘎:
琼结:曲松:桑日:
措美:洛扎:加查:
隆子:错那:浪卡子:
林芝:
巴宜区:工布江达:朗县:
米林:波密:察隅:
墨脱:
日喀则:
桑珠孜区:仁布:拉孜:
南木林:2白朗:江孜:
萨迦:昂仁:定日:
谢通门:康马:定结:
仲巴:亚东:吉隆:
聂拉木:萨嘎:岗巴:
昌都:
卡若:
江达:贡觉:芒康:
察雅:0左贡:八宿:
丁青:类乌齐:3洛隆:
边坝:
那曲:
色尼:嘉黎:比如:
聂荣:索县:巴青:
安多:申扎:班戈:
尼玛:双湖:
阿里:
噶尔:日土:札达:
普兰:革吉:改则:
措勤:
在这么多县中,双湖县城最高,多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县城,而墨脱县最低,那里的景观甚至跟热带差不多。希望这个表能帮助你计划行程,住宿点以及该储备多少氧气!
青藏之旅第五天——拉萨至日喀则至拉萨(7月23日,自驾10小时)
上青藏高原的第四天我们打算继续住拉萨,还从途径羊卓雍措去了日喀则,往返总共公里。我们去时走了南边的G,因为我们想去羊卓雍错和江孜县。而返程我们走了较快的路线,即国道和雅叶高速。那么这一天为什么要这么折腾而不是在拉萨看布达拉宫呢?首先因为纳木错逃票计划失败了,我们之前没有见过一个大湖,而这次正好可以去位于山南市浪卡子县的三大圣湖之一——羊卓雍措。又因为我们在拉萨那两天大人物去拉萨,所以布达拉宫没有开放,以至于开放的第一天怎么也抢不到门票。于是,我爸就打算用这个空余时间去日喀则,否则日喀则会成为旅途中的第四大遗憾。
虽然路程很远,但这是我最激动和期待的一天,因为可以看到羊卓雍措了!它简称羊湖(虽然说阿里地区还真有个小湖叫羊湖,但你知道我说的是哪个),是一个面积达到了平方公里,海拔有米的淡水湖,其西岸的水力发电站还是西藏最大的。更吸引人的是,羊湖的形状像珊瑚枝一样错综复杂,而且湖水是深蓝色,毕竟它的平均深度有30米左右。羊湖附近也有很多小湖,如空母错,沉错和巴纠错,而它们(包括羊湖)很久以前相连,曾是一个外流湖!这些是我们拍的羊湖照片,我认为它丝毫不亚于纳木错:
接下来,我给大家讲讲去羊湖的经历,毕竟它是我旅途中印象最深刻的地点。首先从拉萨开车要行驶2个半小时才能到,而中间还会翻越甘巴拉山口。但在即将到湖边时会出现一个检查站,你有两种选择:不看羊湖并从国道开走,或者走羊湖观景台售票处的通道,票价每人60。你也能猜到,我们走了正常检查通道然后成功地逃了票!这里之所以不强制买票是因为这并不是封闭的景区,途径羊湖的国道是个开放的交通线。在欣喜地逃过票后,我们发现其实羊湖观景台的视野还不如免费的国道开阔,所以买票的人亏大了!
等找到了可以停靠湖边的地方后,我们到湖边摸水,发现这里水质极其清澈,甚至可以看到小鱼。其实羊湖里的鱼数量很多,但却无人捕捞!这可能因为藏民会进行水葬,即把尸体剁成块放在袋子里然后投入水中喂鱼;再加上西藏本身鱼类不多,所以才不会有吃鱼的习惯。而这次我在羊湖边找到了许多石片,于是就痛痛快快地打了一段时间的水漂!那么为什么我那么喜欢在西藏打水漂呢?
由于西藏河湖广布(容易找到水),再加上打水漂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成就感,所以是一项绝佳的娱乐项目。而现在我就教大家技巧:首先选一个扁平,接近圆形并且比重小的石头,不过其实方形的也可以。然后,半蹲下来,用手指拿紧石片,并让它在高速旋转的同时以20度角平着射入水面。一次成功的水漂有以下因素:石片扁平,角度合适,速度快和旋转得当。下一次去湖边一定要记得打水漂,这可是绝佳的健康娱乐活动!
在湖边玩水后,我们沿着羊湖北岸向日喀则方向开。尽管我们只看到了它的一角,但最后时刻没有错过最精彩的一幕:在平静的湖水中清晰地倒映着蓝天和旁边的小山,再加上茫然路过的奶牛,简直比收元的纳木错更令人难忘!大家如果因时间有限,票价难以接受或天气异常导致无法去纳木错,那么羊湖非常值得去参观。当然,记得千万别买观景台门票。
(卡诺拉冰川)
终于,我们离开了羊湖,继续开向日喀则,尽管我只希望我爸开到江孜。这是因为按照目前时间将在凌晨一点到达酒店——这是我无论如何都想避免的。经过一番争论,我爸一直坚持要去,搞得我十分不满,但最后还是经浪卡子县,江孜县和白朗县到了日喀则。以后不管怎样我都会拒绝去太远的地方来避免开夜路!而路上的风景和之前没有太大区别,路边主要是草原以及相对高度较小的山,有时还能看到溪流和油菜花。相较于去拉萨之前这里的植被很明显地多了起来,但最有趣的还是卡诺拉冰川以及羊群。事情是这样的:离羊湖不远,我们看到了海拔米的卡诺拉冰川,它特殊在不需要任何攀爬就能直接在路边看到,虽然反光很刺眼不适合长时间盯着。不过,这也是我们如此近距离的看到冰川和雪山!但我们也看到了每人60元的收费标识,还说如果不买票就不能停车拍照,尽管我们仍然拍了很多照,再次成功逃票!还没有完全离开冰川时,路边有藏民向我们推销“自己从山上采来的”紫水晶,而当我爸把价格谈到元后我们便买了一块。事后发现它的硬度,纹理等都像是假的,而价格更是最有力的证据!但作为一个仿真纪念品我认为性价比也很高,一般就算是假的紫水晶也会要你好几百元。之后在停车休息时,我们看到头绵羊堵死了整个国道,场面十分壮观。我们从未见过这么多羊过马路(比羊八井还多),就请主人抱来一只羊让我们摸摸,结果发现羊毛出奇地柔软。现在,我就给大家看看羊群。
接下来在江孜,我们吃到了进藏以来的第一顿藏餐,就在一家当地藏民开的餐馆。本着新奇的态度,我们点了以前从未见过的菜品——有牛肉丁汤,炒面,酸奶饭,糌粑,酥油茶等。其中味道最赞的是牛肉丁汤,不仅牛肉很多而且味道浓郁。而酸奶饭很直白,就是上面浇了酸奶的米饭,虽然新颖但让外人难以下咽......这里的糌粑则是藏民的主食,相当于馒头或米饭,只不过由青稞粉制成而不是水稻或小麦,并且是在袋子里加上水用手捏成的。这么看来,虽然牛肉汤好喝,但总体来讲外人还是比较难适应藏餐!虽然我认为这比饺子,馒头和西红柿鸡蛋汤要好很多。
到了日喀则,我终于看到了希望,起码路程走了一半!然而既让我生气又感到可惜的是我们只在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停留了十几分钟就匆匆赶向拉萨。如果在日喀则停十几分钟就走,还不如走到江孜就返程!不过既然都到了,我们只能尽快回拉萨,最终在凌晨一点到了宾馆。我妈发誓她绝不会让我爸开这么晚的夜路了!因为这么晚才睡觉,所以我们明天打算睡个懒觉再出发。真希望以后能9点前到酒店......
由于这天篇幅很长,所以我打算不写地理知识总结。下一天我们将接触到西藏海拔最低,气候最温且和典型的西藏景观相反的地区——林芝(虽然是在晚上)。希望下一天我们的旅途会让你觉得更加有趣!
青藏之旅第六天——拉萨至林芝(7月24日,自驾4个半小时)
到了这一天,我们的旅途已接近一半,而且海拔米的状况也很少再发生了,尽管有趣的经历依然有很多值得讲述!我们的计划是上午我爸去参观大昭寺,其余人在布达拉宫广场拍照,然后下午开林拉公路经墨竹工卡和工布江达到林芝西郊的八一镇住下,总车程公里。这也是继那曲,拉萨,日喀则之后的第四个地级市。林芝虽然属于西藏,但平均海拔只有米,而且其景观,气候等都和大家所想的高寒场景截然不同。林芝还是西藏最宜居的地方,简直就像南方一样!这一点之后我也会详细介绍。在此之前,还是让我们先回到拉萨,看看布达拉宫广场怎么样!
由于没有买上票,又发现报旅行团太贵,所以我们只好在布达拉宫外面的广场拍照,而上面就是我们的成果。你想知道后几张图是怎么拍的吗?其实是我小舅把水泼在地上,然后将相机放在离水面很近的地面上拍照,这样就能产生倒影效果。也不知道他怎么想出这个奇葩方法的(虽然效果很好)!同时,我小舅还提现了几张50元现金用于拍照,因为它后面印的就是布达拉宫。而在广场边上还有个很浅的人工水塘,里面有几百甚至上千条手指大的小鱼。我和我的表弟则在这里玩得不亦乐乎,比如喂给小鱼馒头屑,用水瓶帮小舅灌拍照用水,用手往池里发射水柱等。虽然没有进去布达拉宫,但这个水塘也不差!而下面的照片则是我爸去大昭寺时拍的照片。
等看完布达拉宫后,我们想着反正时间充足,就在拉萨好好吃一顿吧!于是我们一边去了附近的小肥羊火锅,一边叫我爸赶快回来吃饭。然而等到我们吃完我爸还没有回来......听他说是因为讲解很精彩,他还和导游讨论了一阵藏语的来源。所以我们只好煮了点菜打包给我爸然后就开车前往林芝。
(思金拉措)
这一路上我们只停了一次,而且因时间原因没有去林芝西北的巴松措。巴松措其实面积只有27平方公里,但湖水很深,颜色丰富,而且森林茂密,是林芝著名的5A级景点。但可惜巴松措门票每人元,而且交通不便,所以去那里要三思!尽管如此,一路上仍然有水存在,那就是公路旁边的拉萨河和尼洋曲。它们都是雅鲁藏布江的支流,其中拉萨河在拉萨汇入,而尼洋曲要到林芝才汇入。虽然巴松措没有去,但林芝免费的小湖却很多,我们就去了米拉山口附近的思金拉措(海拔米),只需要下林拉公路开半小时就能到。
我们停车后走了1公里才到达湖边,还貌似看到了河狸,你能认出来那是什么动物吗?但由于时间紧迫再加上我比较自信,所以我为赶快回到车上而快走了一公里。虽然没有头痛,但感到心率极快而且胸闷,最后在吸氧气化险为夷。从我的这个“作死”经历也能看出在高原长时间快走都不行!那么如何预防高反?如果高反明显该怎么办?我接下来的知识总结将为你解答这些问题!
“地理”知识总结(五):高原反应
造成原因:首先,氧气占空气的21%,那么难道在珠穆朗玛峰顶氧气只占空气的若干百分点?这看似符合逻辑但实则错误,因为当你到高原时氧气仍占空气的21%,只不过因为空气变得稀薄(气压低),所以你吸入的每一口气蕴含的空气少,每一口的氧气也相应减少。所以心脏和肺需要更加努力,而你的身体也会制造更多的红细胞运输氧气。所以,高反的根本是缺氧,只要氧气到位就没有任何问题。
主要症状:高反最常见的症状就是头痛,但有轻有重,严重的甚至有头要被撕裂的感觉。其他症状还有我们经历过的的气喘,呕吐,乏力,面色不佳,嘴唇发紫,食欲不佳甚至发烧。一般情况下,海拔大于米时会发生高反,不过在中等海拔城市居住的人可能比较轻微而且适应很快,比如我小舅。
如何预防:如果不想让高反发生在自己身上,那么最好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应该多喝水,摄入高能量食品并且不抽烟或喝酒,也可以买些葡萄糖粉末用来冲水喝或直接买葡萄糖饮品。第二,不能让住宿点比前一晚海拔高太多,而现在想想当初从格尔木直接到唐古拉山镇确实很冒险!除此之外,在高原做运动要隔几天休息一天,让自己的身体适应缺氧环境。而如果只是像我们这样开车经过,那么最好还是让海拔均匀上升。最后如果还是担心那么可以适当提前吃药,比如我妈和舅妈就吃了红景天,虽然好像多半是心理作用。还有一点值得一提:老人最好不要去高原,但小孩也不是不可以(我表弟只有7岁),比如我其中一个表弟就几乎没事。
紧急措施:假如高原反应比较明显甚至严重,那么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吸氧!所以再次提醒大家进藏前准备充足的氧气,而如果氧气不医院吸氧。但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就只能开到海拔低的城市,就像我爸之前曾打算直接从唐古拉山镇开到拉萨。最后,面对高反不要慌,因为高反虽然很难受但几乎不会造成生命危险,只要吸氧及时就没有问题。
去完思金拉措之后,我们在晚上九点多到了位于八一镇的酒店。由于晚上看不见,所以此时林芝对我们还是未知的,我们也没有拍到林芝特有的景观。不过明天就不一样了,因为我们要去世界上最大,最深的峡谷,还将看到西藏罕见的大片森林,甚至还意外地了解了藏红花的种植!明天的景观将和那曲和唐古拉山镇截然不同,你准备好进入西藏最接近热带的地区了吗?
以上是我们前六天的行程,比我想象中的更加丰富和精彩,但因为现在文章过长(毕竟这次旅行有太多值得记录的事情了),所以我打算将其余六天的行程在下一篇文章中给大家讲述。那么之后的几天会发生什么呢?我们去了雅鲁藏布大峡谷,不知能否成功逃票潜入中国最美雪山下面的河谷大拐弯。我们还将探索一条未经开发的小河,那里冰川下面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寺庙!之后,我爸还打算去西藏的“热带地区”墨脱县或察隅县,你猜能否看到雪山脚下就是热带雨林的景观?我们还将跨越中国境内的多条大河,而怒江七十二拐的盘山路尤其惊险,甚至能亲眼看到落石。在刚出江达县后还有众多猕猴等着我们,有些甚至还抢手中的食物!最后,我们参观了玉树4.14地震的遗址,还差点到了黄河源头的两大湖。总之,之后虽然是回程并且海拔不再那么高,但路上的刺激经历和奇特景观丝毫不亚于之前。如果你想看看林芝的茂密植被,想一次性浏览发源于青藏高原的诸多大河,或者希望知道国道进入西藏后路况如何,就一定要看下一篇文章!最后,希望这篇文章能引起你对西藏的兴趣,让你对西藏有个直观感受甚至激发你计划自己的西藏旅行计划!
一路向前的猫您的肯定很重要????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xianhecaoa.com/yfyl/171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