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仙鹤草 > 仙鹤草药理 > 正文 > 正文

寒咳燥咳痰咳都可以用的咳嗽通用方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4/12/7 15:42:51

六淫外邪,侵袭肺系,肺气上逆,遂发为病。此病之起,河间谓病因为:寒、暑、燥、湿、风、火六气。然而,此六气之中,尚需辨其偏属,以决定治法。若寒邪为主,则宜温散;若热邪为主,则宜清解。总之,宜其所宜,忌其所忌,庶少差错。治疗此病,中医常以方药杏苏散(吴鞠通方)为主。此方由杏仁、紫苏叶、橘皮、半夏、生姜、桔梗、枳壳、前胡、茯苓、甘草、大枣等药组成。其服法为水煎服,每日早晚各服1次。此方为清朝名医吴瑭所创,意在疏散、宣肺,清轻相配。其中紫苏、生姜、大枣疏风解表,调和营卫;前胡、杏仁、桔梗宣肺止咳;陈皮、枳壳、半夏,茯苓燥湿化痰。笔者遇偏于外感风寒者,每加浮海石、麻黄;夜间喉痒,咳甚,加当归、仙鹤草。如此配伍,皆为根据患者病情具体分析后所定。此病虽有六淫外邪所致,但人体内环境之改变亦不可忽视。故治疗时需全面考虑,方能取得良好效果。

在中医理论中,对于外感咳嗽的治疗,吴瑭提出了辛温与辛甘合用的方法,旨在治疗外感凉燥。然而,在实际临床应用中,我们发现外感咳嗽的起始阶段很难明确区分风寒和风热。患者的症状往往复杂多变,有时看似寒症,又似热症;有时兼有寒热交错的情况。对于初诊的医生来说,如何准确地选择辛温解表或辛凉解表的治疗方法是一个挑战。有经验的医生则更为灵活,他们常常会同时使用辛寒和辛温的药物,以表解和里解为目标,从而获得满意的疗效。在治疗外感病时,医生应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药物,而不是简单地采用辛温或辛凉的治疗方法。对于咳嗽严重的患者,可以加用海浮石这种咸寒的药物,以清肺止咳。同时配合麻黄的宣肃作用,治疗效果可靠。对于夜间咳嗽的患者,无论病因是外感还是内伤,都可以使用当归和仙鹤草进行治疗。如果是由外感引起的咳嗽,可以配以陈皮,通过调节气血来达到治疗的目的。这种治疗方法对于夜间咳嗽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xianhecaoa.com/xwgy/20007.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仙鹤草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