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仙鹤草 > 仙鹤草药理 > 正文 > 正文

茉莉花语画外诗音第15期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11/13 14:29:09
白癜风治疗微信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747.html

饮茶人

不动声色的

灯下

画外诗

导语

诗人,以乐天派的眼光,去观一次平常事的端倪;以人道的思想,去思索一支寻常舞;以众生的百态相,去遇一场圆融的轮回。

看图写诗,在茉莉1群、2群开展。适逢教师节,让我们一起祝福教师及家人们节日快乐,也祝愿平台越办越好!感谢诗友对平台两年来的支持与一路相随!

诗人,画自己心目中的圆,给读者展开一帧帧生活画卷。写诗,读诗,在诗里,生活中,皆能“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1群、2群作品

三尺讲台

文/雷海红(福建)

三尺讲台

是一个老师最高的山峰

站上讲台

是一个老师的荣耀

讲台不是木头和铁皮

它是知识和爱心

讲台是一个老师的舞台

谈天说地,谈古论今

讲台很小

但它的乾坤很大

我有幸站在讲台上

生命在这里闪光

九月,一抹校园绿

文/北鱼(重庆)

放飞的鸟儿们就快归来

九月的一抹校园绿,在微风中

鼓掌,颔首

鸟儿们穿过暑假的冰淇淋,汉堡包

一场结束的旅行

在九月摁下开学的铃铛

那一抹熟悉的校园绿,一会是

操场边的小树林

一会是讲台上挺拔的大树

一会是教师节,鸟儿们写下的小纸片

一会是那道鞠躬的虹

从校园朗朗的读书声,升起

小苗

文/宋茂林(河北)

端坐在教室里的学生

多像一方整齐的小苗

挂在前面的黑板

像一块黑黝黝的沃土

我在土壤里种下丰富的比喻

他们吸收着水分和养料

悄悄开出芬芳艳丽的小花

经过我或深或浅的暗示

长出新鲜的触须

在下一个居高点

睁着亮闪闪的绿眼睛向我微笑

他们有时会随着我象征的手势

变成美丽的蝴蝶

围在我的身旁翩翩起舞

五彩的翅膀在阳光里

上下翻飞光彩熠熠

这时你再看他们

心儿不禁露出幸福的笑容

教本

文/吴学英(安徽)

虔诚教徒高举着

每天必诵的经文

一行一行走进睿智的内心

一点一点感受语言的体温

渐渐析出灵魂的重量

是传承也是创新

沟通你的我的

过去现在

还有会开花的未来

退休后的母亲

文/熊涛(湖南)

母亲退休后

一本正经地学起种庄稼来

她也学着把岸边削平

也学着把土壤翻松得平整

她知道

只有这样才能种出好庄稼来

她劲头仍很足

有时累得满脸汗珠了才从地里往家赶

有时是肚子饿得咕咕响的时候

母亲仍站在讲台上

只是作息时间变了

粉笔、黑板变了

讲台

文/伍雪梅(湖南)

小时候,怀揣一个梦想

长大要站上三尺讲台

十年寒窗苦读

圆了这个梦

讲台成了我耕耘的土壤

在这块神圣地方

我接过了孔圣的接力棒

左手握戒尺,右手拿粉笔

把知识的种子播撒

领着孩子们

在唐诗宋词里徜徉

让诗经论语在心里开花

站在这三尺讲台上

挥洒汗水把祖国的花朵浇灌

沧桑满怀,青丝染成了白发

只为那顶信念的盔甲

改日记

文/李巧莉(湖北)

翻出你身体里的小小齿轮

那些吱吱呀呀声

让一个个午后生动起来

知道你的转动、停留以及

没有修理的失眠

感觉你淘气的诉说,我是你的另一只耳朵

烛光,点亮心灵

一一献给教师节

文/王丽慧(江苏)

教室温暖,在知识的海洋

上下求索,怎能忘记三尺讲台的身影

把青春绘出了图案

无论是方块、棱形、还是三角形

对角的线,牵着你我他

黑板上,粉笔沙沙响

恰如春风送走冬天的严寒

在空白的世界里,补给精神食粮

倾其所有,烛光点亮心灵

无怨无悔,青丝熬成白发

送走、迎来,一波波

看着远去的背影,越拉越长

你瞧,扶正的苗

身披战旗,在各行各业,迎风飘扬

讲完这道题,就下课

文/露海(青海)

经过权衡之后

老师才说了这句话的

知道老师

夜里备课批改作业

红烛师心,燃烧世界最富有的神圣

课堂是自己的舞台

把知识、真理

注灌给一双双期待的眼神

爱绽放出万丈光芒

任劳任怨,带病上课

一心扑在党的教育事业上

写过的粉笔

堆积起来

是一座皑皑的雪山

全是为了成就满天的星光

三尺讲台一生浓缩

老师,现在的您

头发白得像高原洁白的云

讲台绝技

文/杜晓旺(陕西)

人还没有进来

教案就稳准狠地

飞到讲桌上

背着身,反手

讲到世界哪个地方

就能画出哪里的地图

板书成了字帖

一节课净临了大楷

最让我佩服的是

一块粉笔头

说取你走神的脑门

绝不要你冒汗的鼻尖

耕耘

文/李树长青(河北)

在一块倒挂的黑土地上穿行

指尖上一只白鸟执着而歌

以莲花扎根的定力且听风雨

痴心书写秧苗人生的工整

田垄上栽培种子性格的完美

耕耘者以耕读传家的精神

给花朵采撷春天的色彩

倾听麦穗发出一片书声朗朗

沉醉于花海

领跑小鸟追逐的脚步

沐浴那片蒙蒙无声的诗意

七尺舞台借一缕烛光的温柔

腰杆不弯犹如汉字刚劲的脾气

种子萌芽转眼就绿树成荫

回首窗外桃李芬芳

渐渐退出所有渴望的目光

退回到笔墨纸张

一条老蚕慢慢吐着往事的幸福

师者

文/王景波(黑龙江)

置身一种挑战

孕育无限可能。就像静候

一张画的雏形:山峦、清风、明月

松林、悬泉……慢慢铺展情境

满怀澎湃的激情和冲动,凝神静气中

浸没,换位。因势赋形,成就每一次

点石成金。间或,宕开一笔

点染另一种生成

一幅幅画卷,墨迹漫卷,流淌变幻

似乎有潺潺流水,泠泠成韵

桃李何需言

文/张文霞(湖北)

粉笔在黑板上刷刷开道

黑板擦一出手便可纠错

成长的小花盛开在涓涓溪水边

缓缓流淌慢慢茁壮

多年以后

回首来时的路

在你的教鞭挥舞下

终是走出了岁月的铿锵

台灯在那时还不多见

从煤油灯的一灯如豆,走过来的你

熬过的夏夜

尚有蛙鸣和蝉声相伴

冬夜的茶水凉了谁为你续满

丝丝白发始于哪一缕秋风

又在春雨里添了几根

哦,老师

你不需要回答

星光会记得

明月常辉映

你一路走过来

脚下已自成风景

小学教师

文/闫根生(山西)

你真幸运,也很幸福

每天穿梭于花圃中

面对一群娇艳可爱的花朵

一生都在浇灌,呵护

用一支支粉笔校正花开的方向

你把每一朵花当自家的孩子宠

用母爱之剪修剪旁逸的枝蔓

含苞欲放,出水芙蓉

朵朵向阳,都是你的杰作

你的青春在一朵花中走失

岁月又在你的发间种上白花

无怨无悔是你无法治愈的病

前面鲜花相迎,身后

已站起成片的参天大树

无悔,那一段芬芳岁月

文/张春(山东)

感谢生活,教师成为第一份职业

三尺讲台,传道授业解惑

努力,成为灵魂塑造者

让一棵小树,有参天的选择

或许是舞台的狭小

或许是五斗米以外的生活

终于没有拒绝扑面而来的诱惑

孩子们没有因为我的缺席停止生长

若干年后,我却因那一次逃离

黯淡了生命,虚度日出日落

夕阳向晚,又想重拾教鞭

掏尽记忆中的国学

听奶声奶气的声音

每天嘹亮,把我喊成师者

老师,我才懂

文/苏子藤(山西)

教科书里采集来的花粉

被教案酝酿后已经不再是花粉

和着从华年里抽取的甘露

一点点滋润我们干裂的唇

明明瞧见您盘中有鱼

却递给我们一根根鱼竿

原来那雪白的头颅

是被萃取了过多的色彩

班主任

文/城南飞雁(陕西)

你有着父亲般的威严

又有母亲般的慈爱

每天用知识的阳光

照亮孩子们的心灵

课堂上总是滔滔不绝

手中的粉笔书写不停

一块不大的黑板

你用心血辛苦耕耘

拿着厚厚的教案本

你却又很少去看

只因已倒背如流

三尺讲台的日月

演绎着你生命精彩

语文老师

文/洪娟(江西)

大作文,小作文,周记

姚老师,你可知道?

至今,我仍然保持书写的习惯。

《少年文艺》《儿童文学》《摇篮报》

姚老师,你可知道?

至今,书籍仍然是我最要好的伙伴。

听说,你当爷爷了

对着你的小孙女,你是否

仍然用文字为她指一条路?

教代数的曲直老师

文/小乘(辽宁)

很瘦,如他指给我的椅子

只能放下拘谨的手

藏蓝色中山装口袋里,发光的钢笔

拄着腿坐下时,总觉得会掉

中考前,他训我只学代数

教师宿舍外,轻摇着高高低低的韭菜花

我低头不语,他去收晒好的被子

拍打被子的声音,像蜻蜓立在我头上

被上毛绒绒的暖味,扑进他怀里

站稳后,他深吸一口。我

也深吸一口

1、2群作品

手持光芒的人

文/田娟(湖北)

握住一只粉笔

你缔造一个雪白世界

白色的光行走在黑色的土地

你在黑土地里埋下种子和宝藏

满教室的学生盯着你的手

你一挥手

绘就探寻宝藏的地图

几十道光在黑色的土地上挖掘

手持光芒的人

内心悬挂着巨大的光源

小心引亮一个个小小的光

你挥一挥手

一截行走的光足以照亮

一个世界

教学偶拾

诗/春江花月夜(天津)

1

站在讲台上

才真正理解了一个词

一一良心。

2

怀念教鞭

真想再狠狠地抽打自己。

3

讨厌孩子的过错

无异于讨厌自己的童年

4

面对孩子的眼睛

我才发现了真、善、美

5

总埋怨学生的老师

不会是好老师

因为他永远想不起来

埋怨自己

6

一句话,可以拂去学生心灵上的灰尘

也可以给学生心灵笼罩阴影

7

教师该是一条河

有流不尽的无私

流不尽的智慧

流不尽的善良

8

看到房梁上喳喳待哺的乳燕

我意识到了肩上的责任

9

慢点儿,再慢点儿

像细雨浸润、浸润、再浸润

作业

文/曹富欣(福建)

老师每天都在面对它

他们是在和不同的心灵对话

有极为认真的心灵在默默地等着他们的响应

也有诡秘的心灵在窃窃私语

还有一些战战兢兢的心灵怕面对他们

它是一块块试金石

掂量出孩子们有多少诚意

它是铺路的石子

让孩子们登上成就的高山

它是一幅幅未完成的作品

他们要投入身心精雕细琢

它是一把把乐器

需要他们调音润色

才能弹奏出优美的旋律

它们不断地堆高

孩子们无止境地成长

而他们终有一天只能用自己的背驮起它们

艰难前行

但是梦始终在牵引着他们

用略显笨拙的双手拨动灿烂的音符

他们没有停下攀登的脚步

因为它们如山一样延伸

路标

文/王玉清(辽宁)

孩子们的世界

不缺天真

唯有你

那真诚坚定的声音

像是从骨子里透出来的

在一团团迷雾里

讲解,再讲解,梳理,再梳理

做了人生旅途的一杆路标

一张张考卷上的批改

何尝不是一次次追赶与纠正

许多年过去了

越来越多的声音充溢生活

唯有你的,有如一声声回响

穿越岁月的深处而来

一朵花的远方

文/陈雨濛(湖北)

鸟用鸣叫挣脱竹笼

鱼以一尾涟漪周旋密网

一枝梅,铿锵的花瓣与红土地上

一花一木相交,结为

一生的至亲

十三年光阴开出的药方

忽略病痛的细节

描红千粒花种的名和姓

每一粒圆润,如山泉之晶纯

山风坦荡,一寸寸咽下的苦涩

缩短世代走过的路

阿妈,您聆听过的月光

已融汇苦水滋养的感动

一朵梅,缠绕胶布的苦香

替所有看得见的伤痕累累

将花香尚未抵达的远方,腾空托起

千万朵花,赶在风雨来临前

誓用遒劲的臂膀

提亮一枚惊雷的春天

阿妈,那年您将远方扎根我的故乡

挽住我命运的时刻

他年,我的远方

一枝一叶,疼痛着您的疼痛

风雨不褪的色彩

芳香着您的芬芳

(张桂梅,“七一勋章”获得者,推动创办面向贫困山区女孩的免费女子高中。)

乡村教师

文/周志启(湖北)

伴着春天嫩绿的节拍

踏过弯弯山道

轻轻地

拾一支洁白如玉

日子从你的手指尖

粉笔灰般殁落

蜂蝶飞来

缭绕在你搭起的豇豆和黄瓜架上

鸣出唐诗宋词的声音

喜鹊飞去

衔走你悠悠青春岁月

换来的萝卜、白菜以及茄子

你的爱意从鲜红的笔尖流出

灌溉一块块饥渴的心田

终年耕耘在小小的责任田里

收获的果实

笑羞一田的稻谷

于是,你清贫如水的生活

执著耕耘的身影

被村民们悄悄掩藏

老师

文/肖洪湖(湖南)

用粉笔,在黑板上栽种文字

用笑靥,在花朵上嵌入思想

用清贫,在岩石上刻出骨骼

讲台不高,却高过齐刷刷瞩目的桌椅

课本不老,却打开您的一生年华

四十五分钟,您恨不能掏空所有

把某一个倦怠或桀骜唤醒

如在悬崖前,勒住野马的缰绳

您有天地间最澄澈的阳光

每一场提问,足以撕开夜色苍茫

每一次考试,都是人生的关卡

一根教鞭

文/盛文(安徽)

从木头的身子里

抽出一根最优秀的骨

来引导

树的成长

我是一个手执锋刃的人

用刀切开知识的肌肤

沥出营养的血

用剑刺穿真理的胸膛

取出最本质的光辉

站在文明的最前沿

我手执锋刃

静静厮杀

以飞翔或仆倒的姿势

把握

一根教鞭

秋雨

文/雨廷

午夜,蟋蟀酣睡

云开始了行动

还是被青苔嗅到

是喜是愁说不清楚

秋叶自然明白

秋蝉无暇关心

也包括田埂上的野菊

姑且不去探究

离人的心

需要足够韧性

再说南山已不合适宜

那就聆听雨的清唱

给己松绑

教师,自豪的称谓

文/中明(重庆)

教师,自豪的称谓

有人说是“园丁”

有人说是“教书匠”

有人说是传播知识的天使

这都是极高的赞美与荣誉

不付出辛勤的劳动护花育苗

人们怎能会称呼为园丁

没有教书的匠心、匠艺、匠德

人们会称呼教书匠吗

教师,自豪的称谓

甘做护花的绿叶

“桃李满天下”不枉

一生心血播撒三尺讲台

黑板上一撇一捺的抒写

使孩子们的知识从“人”的站立开始

让孩子们懂得了一加一等于二的生活法则

咳吐不出的粉笔末在肺叶上

凝聚着教书育人的永恒印记

八旬恩师,敲打着我的幸福时光

文/马建华(安徽)

厚厚的镜片下

总是流露着慈祥的目光

做学问

就像追求严丝合缝的木匠

榫卯间有了缝隙

总要嵌入楔子

哐当哐当好一番敲打

把摇摇晃晃的凳子修理坚实稳当

退休后灯下拾零凑句成章

时常划拉些不入流的散文

八旬恩师一如当年批改作业一样

刀砍斧凿剔除病句残章

像为待嫁新娘精心裁剪服装

何止于米相期于茶

祈盼我师长寿健康

我深知

有恩师敲打的岁月便是幸福时光

九月喜色盛开

文/敖永桥

一方黑土

锄头种下雪白

浇水施肥

捉虫拔草

长出方块文字

丰盛绿色草地

旋转舞步

跳动乐曲

目光稚嫩流淌

诗句平平仄仄行走

栖息校园

岁月月光染发

容颜枯槁树皮

鸟语沙哑

挺拔腰杆弯成弓

阔步蜗牛破碎

九月高举金黄

镰刀收割闲庭信步

腾飞理想

三尺讲坛结满桃李

随意采摘

喜色早已盛开

致老师们

文/海晨

春风夏雨在窗前走过

夏的酷热还在徘徊

灯光在案台上摇曳着执着

月光还在

纯洁如您低头专注的目光

浸染的华发闪耀星河

抬头的天空

有多少晨曦的脚步

有多少读书的声音

就有多少明天的寄托

您在前面牵着白天与黑夜

有如启蒙良知与思想

多少顽劣懒散的灵魂

还有那些迷失方向的种子

在您呐喊的声音里醒来

您每一个挥手

每一次责骂

恨铁不成钢

渴望每一朵鲜花

长成每一颗桃李

依然在怀梦的季节里

岁月轮回里

有您执着的期盼

来年的春景与秋实

园丁

文/胡小纯(湖北)

三尺讲台,万里江山

用一枝笔行走人间

跋涉,耕耘,驯服野性

种植一片芬芳

青春不是昨日黄花

以另一种方式绽放

在向日葵的花园

春天会时时醒来

一支蜡烛燃尽

可拽下一片星光

白月光落下

光影浮动,佛莲洁白

一匹白马踢踏而去

滚烫的讲台

文/龚凯健(江苏)

“老师再见!”

那是他们最后一次和我告别

我哭着哭着就笑了

他们看着我

笑着笑着,却哭了

那些单纯的问号

每天都变换着形状

他们不明白

为什么圆周率永远都数不完

为什么作者的想法由我说了算

为什么我要和他们说再见

为什么没有那么多为什么

这许多的答案,我不敢说出来

你们的爱太过浓烈了呀

就像一把把柴火添进炉膛

将我的三尺讲台

煮得滚烫滚烫

致父亲

文/杨军(贵州)

星星,请假了

月亮,请假了

云朵,从八方赶来

生产雷电风雨,你

老父亲,仍执拗地

坚守半亩方塘,把那些

胖嘟嘟的文字,读得

比暴雨和雷声,还响亮

响亮的声音之外,你看见

未来的某一天,昔日

调皮的孩子,搂着你

成功的笑声,比你深情的

朗读,还要放肆,还要

清高,笑盈盈地

翻开发黄的教案,你

朗声大笑:退休的是年龄

永不退休的,是未来和初心

夜空中最亮的星

——教师节感怀

文/南风入梦(河南)

三尺讲台,可容宇宙万物

每一颗心都是一个太阳

黑色眼眸藏着黑色的星辰大海

以关爱为筋,文字为骨码成船

生命当桨,引领迷航

对摆渡人而言,没有终点

遍地桃花、李树的掌声都不是

岸上笙箫鼎沸,只有清贫的渡口

守着飘摇的风帆和寂寞

任凭流年。在光年之外

当星辰落烬成灰

仍有暗光浮动

教师节

文/清影(河南)

朝阳又一次从飘飞的白发间升起

你微笑,然后轻轻别于耳际

其实除了发的白还有粉笔的白

那年一枚螺丝钉的微光点亮了偏僻的乡村

它把三十多年的夜色一一交于那窗灯火

躯体已入木三分,满脸的锈斑还牢牢拴在梦想上

一个母亲,数以千计的孩子

从柔软目光里出走

一步一回首回首再回首

这个日子,鲜花和掌声太过浮华

“妈妈”请允许我们从心底这样叫你,连同身体低到尘埃的鞠躬

班主任

文/卢远辉(广东)

她教知识也教做人

教知识时,我感觉到了痛

如同把钉子钉入木板里

她把知识的钉子一点一点钉入

使我的身体也有了钉子的坚韧

教做人时,我感觉到身体里

有向外生长的东西

如同树长出新叶,长出新枝

树的根在看不见的深处向下、向四周延伸

树干也一点一点长粗、长高

先生

文/柏永(安徽)

你为什么沉默不语

兢兢业业

伫立在萧瑟的秋风里

捧着一颗心来

一根粉笔染白你的黑发

不带半根草去

两截手指和你躯体别离

站在太阳底下

你最光辉

置身世俗之林

你最卑微

不奢望回报

你却收获冷面之语

不贪求名利

你却遭遇断指之礼

谁断了你的手指

是社会一股厉烈的风

是时代几场恣肆的雨

你沉默着只字不提

手指断了如何全身

先生不是神

教师也是人

先生

文/王东明(河北)

曾经梦想

用手中的画笔

学贯中西的技艺

做药

来治愈老国的顽疾

多年后

把自己一张张画撕碎

在马桶前

看水慢慢冲走时

突然醒悟

其实自己是一名“庸医”

教师节

文/陈红(天津)

在天凉气爽的时候

教师节又至

想起恩师难忘

黑板上的字迹依旧

仿佛回到昨天

那粉笔的白雾

染上恩师的头发

教师的高尚

有属于自己的节日

在这令人神往的日子里

山里的花开了

——写给教师节

文/董树江(辽宁)

阳光照到我胸前的时候

山里的花开了

一个头戴花环的老师

和我们一起赶路

那时我们不知道忧郁有多远

老师发出的光

把我的眼睛照亮了

我和那些花儿们微笑着

看红樱桃成熟后被一个个人摘走

后来我们跟老师学会了像蝴蝶那样飞翔

落在每一朵花的上面

喝掉花瓣上的露水

这是老师给我们封印的另一个世界

风吹进山里的时候

开在秋天的花都落了

一整个山村

飘满了飞出记忆的蝴蝶

和那些握在老师手里的花种

在山中,点亮希望的灯盏

文/蔺养宁(甘肃)

1

无限风光在险峰

搬运四季的人,也搬运灵魂

灵魂的挑山工,一再把身子压低

2

不是蜡烛,是LED

点亮,不留死角

不是一桶水,是水源

充盈,只为心灵澄澈

3

黑板变白板,粉笔变智能笔

赶在时间前面的人

华丽转身,只为照亮学子的珠峰之旅

4

舞台不只在讲台

拉锯战,一根绳上也见分晓

喉咙不再嘶哑,表情不再斯文

引领千军万马

喊号子的人站在最前沿

5

节日,需要仪式感

走红毯,不只是明星的专利

胸前的鲜花和奖杯熠熠生辉

6

走在李家川的山路上,颠簸的身心

还在想已经辍学三天的王小明

父母是否已从外地返回

电话那头传来,上幼儿园的儿子的哭声

妈妈,我饿了

7

不想写行草,行草太快,太浮

只想写方方正正的方块字

板书也是,评语也是

仔细端详学生,人生之始的方块字

春意,瞬间荡漾心湖

蜡烛

——致老师

文/白非(山东)

最好的方式,最直接的春风

站在讲台上就已经点亮自己

光和热不断提供每一颗树苗的给养

自己却耗尽一生

等到收获桃李时,又满面春风

我们都当农村骄傲的娃

文/郑亚琴(河北)

曾是农村土生土长的娃

毕业回来安了家

和农娃们共度韶华

清晨跑步做操迎接朝霞

白天读书绘画描摹美好未来

晚上自习批改作业安排就寝

是母亲抚慰你们成长的伤疤

是父亲修理你们长出的旁枝斜杈

是朋友走进你们心田掰手拉呱

是警察解决你们冲动厮掐

……

我骄傲

一个农村娃的头

为了你们快乐健康地长大

我尽力我努力

让你们也当农村骄傲的娃

烛光

文/安心(福建)

徘徊在秋风中

行进在夜雨里

红烛啊我想起你

想起你照亮他人的热情

想起你燃烧自己的美丽

从唐人的诗卷里

我读到了

你内心深处的苦寂

从红烛的序诗里

我感悟到

生命应该和奉献连在一起

杏园·净土

文/张友国(江苏)

讲台设在了杏园后

净土就有了围墙

其实,敬畏者的心,可以

言传身教。不用

太多的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xianhecaoa.com/xwgy/174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仙鹤草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