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仙鹤草 > 仙鹤草药理 > 正文 > 正文

资讯丨年6月18日中医新闻精选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11/25 12:27:14

NEWS

年6月18日

国内外中医新闻精选

本期关键词:疫情、中医

6月

修订临床治疗方案调整参考方药

_

  本报讯(记者秦宇龙)6月14日,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印发《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试行第五版)》,对新冠肺炎的中医病因病机、临床治疗方案与中医药预防指导原则进行了修订。

  新版防治方案中临床治疗方案指出,医学观察病例/医学隔离病例中医药治疗方案应遵循芳香化湿、益气解毒的治法,适用于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者,现在属于医学观察病例或医学隔离病例。

  新版防治方案将成人确诊病例中医药治疗方案分为疫邪外犯证、疫毒袭肺证、疫毒闭肺证、内闭外脱证四种证型。疫邪外犯证应遵循芳化湿浊、解毒祛邪的治法。同时调整了疫毒袭肺证治法和参考方药;调整了内闭外脱证参考方药,并删除其参考中成药。

  将儿童确诊病例中医药治疗方案分为疫毒蕴肺证、疫毒闭肺证,调整了疫毒蕴肺证的参考方药。

  恢复期治疗方案分为气阴两虚证、肺肾不足证、痰瘀阻络证。气阴两虚证的治法修改为补肺益气、滋阴润燥。肺肾不足证应遵循培土生金、补肾纳气的治法,痰瘀阻络证应遵循活血化瘀、化痰祛湿的治法。

  新版防治方案提出,对长时间新冠肺炎病毒核酸阳性者,或新冠病毒核酸复阳者,可根据病情扶正祛邪、辨证论治。

  新版防治方案还分别为流行期间成人普通人群,有慢性基础病的人员、居家或集中隔离的医学观察人员及其管理人员、临床一线医务人员及儿童给出了预防方。

  相关链接:

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试行第五版)

  当前,全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仍很严重,近期北京市又出现本地病例,为进一步加强新冠肺炎中医药救治工作的精准性和规范性,推进中西医协同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在总结先期中医药对新冠肺炎救治经验的基础上,对《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试行第四版)》进行修订,形成了《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试行第五版)》。各医疗机构临床可参照本方案确定的原则进行辨证论治及预防。

  一、中医病因病机

  本病属于中医"疫病"范畴,湿毒疫疠之气,自口鼻而入,郁肺困脾,临床可见发热、咳嗽、乏力、大便溏泻或不爽,甚者气促。部分患者湿从热化,壅闭于肺而出现高热、喘憋等重症状态,终至正虚邪陷、内闭外脱之危候。恢复期可见气阴两虚,肺肾不足,瘀血阻络等证。

  二、临床治疗方案

  (一)医学观察病例/医学隔离病例中医药治疗方案

  适用于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者,现在属于医学观察病例或医学隔离病例。

  芳香化湿益气解毒

  

  生黄芪9g北沙参9g知母9g连翘9g苍术9g苏叶6g藿香6g薄荷3g(后下),水煎毫升,每日一次口服。与新冠肺炎患者密切接触的儿童可以参照成人方案酌情用药。

  

  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颗粒(胶囊)、双黄连颗粒(口服液)、清开灵胶囊、射麻口服液等。

  (二)成人确诊病例中医药治疗方案

  1、疫邪外犯证

  适用于无明显临床症状、影像学未见肺炎表现、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的病例。

  芳化湿浊解毒祛邪

  

  苍术10g防风10g藿香10g金银花15g生甘草10g苏叶10g黄芩15g生黄芪15g麦冬10g,水煎毫升,每次服用毫升,每日两次口服。

  

  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颗粒(胶囊)、双黄连颗粒(口服液)、清开灵胶囊、射麻口服液等。

  2、疫毒袭肺证

  初起发热或无发热,恶风寒,乏力,咳嗽,有痰或少痰,头身重痛,气短,口干,脘痞,或有便溏,舌红,苔白或黄或腻,脉滑数。

  本证见于轻型和部分普通型病例。

  化湿宣肺扶正透邪

  

  炙麻黄10g炒杏仁9g黄芩15g知母10g白蔻6g(打碎)生苡仁30g苍术10g金银花15g连翘15g藿香10g生黄芪10g麦冬15g

  发热重加生石膏30g(先煎)、青蒿15g、柴胡15g;苔腻加佩兰10g、陈皮10g、苏梗10g;腹泻者去知母,加黄连9g。

  

  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颗粒(胶囊)、双黄连颗粒(口服液)、清开灵胶囊、射麻口服液等。

  3、疫毒闭肺证

  发热,胸闷气促,喘憋,咳嗽,痰粘少,倦怠乏力,口干不欲饮,脘腹胀满,恶心呕吐,便秘或便溏不爽,舌红或绛,苔黄腻,脉滑数。

  本证见于重型和部分普通型病例。

  宣肺平喘凉血解毒

  

  生石膏45g(先煎)炙麻黄10g杏仁10g金银花15g炒知母10g水牛角片30g浙贝母10g瓜蒌30g地龙20g葶苈子15g赤芍20g生黄芪20g生地30g丹皮15g

  气短乏力明显者加西洋参10g;大便不通加生大黄10g(后下)、厚朴15g。

  

  静脉滴注:痰热清注射液、血必净注射液、热毒宁注射液等。

  口服:新雪颗粒、紫雪丹、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颗粒(胶囊)等。

  4、内闭外脱证

  呼吸困难,胸闷或胸痛,喘息气促,干咳,少痰,乏力,语声低微,燥扰不安,甚则神昏谵语,汗出肢冷,口唇紫暗,舌暗红,苔黄腻,脉沉细欲绝。

  本证见于危重型病例。

  化浊开闭益气固脱

  

  生晒参30g生黄芪30g黑顺片15g(先煎)丹参30g麦冬30g郁金10g地龙15g三七块9g葶苈子15g苍术15g猪苓30g赤芍15g

  气短疲乏重者加山萸肉30g;大便干结者加枳实15g、生大黄10g(后下)、玄参15g、麦冬30g、生地15g。

  

  静脉滴注:血必净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或参麦注射液、参附注射液等。

  口服:神昏高热者加安宫牛黄丸或苏合香丸等。

  (三)儿童确诊病例中医药治疗方案

  1、疫毒蕴肺证

  初起恶寒,发热,咳嗽,咽喉干痛,恶心呕吐,纳差,便秘,舌尖偏红,苔白厚,脉浮数,指纹红。

  清热解毒化湿宣肺

  

  炙麻黄4g生石膏20g(先煎)知母9g杏仁10g生薏仁10g芦根10g桔梗6g桑白皮10g金银花10g藿香10g

  2、疫毒闭肺证

  高热,咳嗽,气粗,痰黄,可伴便秘,口渴咽干,舌红,苔黄,脉浮滑数,指纹紫。

  化浊开闭养阴清热

  

  炙麻黄4g生石膏20g(先煎)知母9g杏仁10g生薏仁10g全瓜篓10g熟大黄5g麦冬10g葶苈子6g水牛角片10g地龙10g人参6g,本方适用于5岁-10岁儿童,超出此范围的患儿,需要根据年龄和病情酌情调整用药剂量。

  (四)恢复期治疗方案

  1、气阴两虚证

  神疲倦怠,自汗,心悸,纳呆,口干咽燥,舌红少津或舌嫩红,苔黄或稍腻。

  补肺益气滋阴润燥

  

  沙参15g麦冬15g生黄芪15g神曲20g赤芍15g桑白皮15g地骨皮15g枳壳10g青蒿15g生地15g

  气短气喘加五味子10g;心烦失眠加炒枣仁15g;肺脾气虚见纳差、便溏加党参15g、茯苓15g、半夏9g、陈皮10g、甘草6g。

  生脉饮。

  2、肺肾不足证

  动则气喘,疲乏无力,气短汗出。舌淡红,舌边齿痕,苔薄白。

  培土生金补肾纳气

  

  人参10g山茱萸20g熟地15g山药15g丹皮10g茯苓15g泽泻15g枸杞子10g仙鹤草30g牛膝15g炒白术15g

  可选用百令胶囊、金水宝胶囊、槐杞黄颗粒等。

  3、痰瘀阻络证

  气短,胸闷,咳嗽,痰少,舌红或暗,苔稍腻。

  见于恢复期肺部影像学病变未完全吸收的病例。

  活血化瘀化痰祛湿

  

  丹参15g炒薏米30g党参15g沙参15g桃仁6g瓜蒌20g厚朴10g芦根30g败酱草30g浙贝母10g

  (五)其他治疗

  以上诸证,均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选择穴位贴敷、针灸、八段锦、太极拳、呼吸导引操、气功康复、运动锻炼、心理疏导、音乐疗法等。

  (六)对长时间新冠肺炎病毒核酸阳性者,或新冠病毒核酸复阳者,可根据病情扶正祛邪、辨证论治。

  三、中医药预防指导原则

  (一)成人中药预防处方

  适用于流行期间成人普通人群的预防。

  麦冬3g太子参6g菊花3g藿香6g苏叶6g,以上5味代茶饮;或水煎毫升,每日一次口服;或颗粒剂,按说明书服用。可以连续服用6天。

  适用于流行期间有慢性基础病的人员、居家或集中隔离的医学观察人员及其管理人员、临床一线医务人员的预防。

  生黄芪9g北沙参9g知母9g连翘9g苍术9g苏叶6g藿香6g薄荷3g(后下),以上8味水煎毫升,每日一次口服;或颗粒剂,按说明书服用。可以连续服用6天。

  (二)儿童中药预防处方

  用于流行期间普通儿童的预防。

  金银花3g芦根6g苏叶3g,以上3味代茶饮或水煎后口服。本方剂量适用于5岁-10岁儿童,超出此年龄段的儿童,用量根据年龄、体重适当加减。可以连续服用6天。

6月

打造“秦药”品牌推进产业发展

_

  本报讯(记者赵文)日前,陕西省中医药工作联席会议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中药产业发展的意见》《陕西省中药产业发展规划(-年)》,发挥该省中药资源优势,加快推进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意见》明确,鼓励市县建立区域特色“秦药”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大力发展丹参、山茱萸、林麝等大宗道地“秦药”规模化种植(养殖),建设一批中药材生态种植基地。

  同时明确,鼓励优势企业横向联合、纵向兼并,加快培育规模以上中药企业集团;鼓励中药生产企业引进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开发新产品、新剂型,提升产品质量控制与制造水平。

  《意见》提出,鼓励医疗机构自主或联合中药制药企业研发疗效确切的中药院内制剂,允许合规中药材加工、中药制药企业集中生产医疗机构中药制剂。支持中药生产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新药研发、优势品种二次开发、生产工艺提升等深度合作;鼓励多种方式获得药品上市许可,加快推进中药新药研究成果转化落地。

  《意见》要求,要发展集中药材种植(养殖)、加工仓储、质量检验、追溯管理、电子商务为一体的现代商贸服务;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跨国中药材种植(养殖)基地、营销网络、物流中心和经济联盟。

  同时鼓励科研机构、中药生产企业研发保健品、化妆品、保健器材、生物农药,推广药浴、艾灸等传统保健方法;挖掘中医药文化旅游资源,开辟精品路线,建设一批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

  《规划》着重提升中药材种植(养殖)品质和质量,重点提出种植养殖、加工制造、大健康产业、商贸流通、科研创新、保障体系等19项建设任务。

  《规划》明确,到年,陕西省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万亩(规范化种植面积万亩),中药产业产值达到亿元;到年,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万亩(规范化种植面积万亩),中药产业产值达到1亿元。

6月

甘肃要求积极使用“甘肃方剂”预防方院内制剂

_

  本报讯(记者秦宇龙)6月15日,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印发《关于在全省调剂使用甘肃省新冠肺炎预防方院内制剂的通知》,明确经甘肃省药监局审批备案,医院、甘医院已将《甘肃省新冠肺炎防治系列方》(以下简称“甘肃方剂”)中的预防方开发成了院内制剂,各级医疗机构积极调剂使用,并加强质量管理和疗效统计。

  根据《通知》,医院制剂名为扶正避瘟丸,甘医院制剂名为扶正屏风合剂。

  《通知》要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积极调剂使用甘肃省新冠肺炎预防方院内制剂,并在密切接触者、境外入境人员、发热门诊患者、新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口岸检疫和边防检查人员、监所工作人员、社会福利养老机构工作人员以及老年人、儿童、孕产妇、残疾人、严重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中推广使用,提高预防效果。

  同时要求,各级医疗机构在使用过程中注重使用效果统计汇总和分析评价,为今后更进一步调整完善“甘肃方剂”提供临床依据。

6月

发挥中医药在健康新疆战略中的独特作用

_

  本报讯(记者秦宇龙)近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印发,提出坚持中西医并重,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促进自治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推进实施健康新疆战略。明确到年,基本实现县办中医医疗机构全覆盖,力争实现全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设置中医馆、配备中医医师。

  《意见》明确,加强中医药机构建设,提升中医药服务可及性。利用中医药优势资源,筑牢基层中医药服务阵地。医院资源优势,“托管式”帮扶深医院。医院组建医共体,开展县乡村一体化服务。加快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开发基于少数民族医药理论体系的现代信息管理系统及电子病历,并推广使用。

  《意见》提出,聚焦重点疾病治疗,突出中医药特色优势。做优做强骨伤、针灸、推拿以及心脑血管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专科专病,筛选中医优势病种、适宜技术、疗效独特的中药品种。推进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围绕重点人群和慢性病稳定期患者,制定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案,向全民推广养生保健方法。

  《意见》要求,加强自治区濒危、道地等中药材野生资源保护,支持珍稀濒危中药材替代品的研究和开发利用。自治区还将通过制定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和药用资源品种种植养殖目录、吸引区内外企业在中药材主产区设立“定制药园”等措施,优化产业布局,打造中药材流通产业链,推动中药质量提升和产业高质量发展。

  《意见》提出,加快推进自治区中医药院校建设,争取省部局共建新疆医科大学,将中医药专业作为重点共建内容,加大中医药院校投入力度。在天山英才、天山学者等重大人才工程中,加大对中医药人才的支持力度。鼓励退休中医类别医师到基层提供服务。

  《意见》明确,持续开展维吾尔医药、哈萨克医药等少数民族医药古籍文献经典名方、民间验方和传统疗法搜集、整理工作,筛选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医药理论和技术方法,完善中医类医疗技术目录及操作规范,促进中医药传承与开放创新发展。

广东省民间传统中医药学研究会是经广东省民政厅批准成立的省级中医药学会,是广东省唯一一个服务基层中医和民间中医的中医药学会。

客服—8331

韩老师:(同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xianhecaoa.com/xwgy/142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仙鹤草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