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新冠肺炎国医大师有话要说
徐经世,安徽中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后导师,第二届“国医大师”、首届“安徽省国医名师”,第二、三、四、五批全国老中医学术经验指导老师、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指导老师。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肝胆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安徽省中医肝胆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安徽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
从事中医临床六十余年,在糖尿病、传染病、消化系统疾病、风湿病、妇儿科病、肿瘤等多种疾病的诊治上有丰富的经验。研制出“扶正安中汤”、“消化复宁汤”、“迪喘舒丸”等多个特效专方。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国内已日趋缓解,但国外的疫情却越来越严重。在我国防治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医药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令全球瞩目。国医大师徐经世教授作为安徽省中医药防控新冠肺炎的高级别专家,全程参与指导防治疫情,下面详细介绍和回顾徐教授关于疫情的防治思想、临床验方。
一、预防思想
“治未病”是中医的特色与优势。预防原则:一是提高自身正气,二是趋避病邪之气。提高自身正气功夫要在平日,而不是瘟疫已经流行,再去以玉屏风散等补气固表之剂填补。趋避秽毒主要有三点:住宅要通风,日常勤洗手,外出戴口罩。另外,既不能无知者无畏,又不能陷入恐慌,而当“恬淡虚无”,心态平和。
徐老自拟预防方“双叶茶饮”:霜桑叶10克,紫苏叶5克,芦根15克,鲜生姜2片,生甘草3克。开水泡服,当作茶饮,每日1剂。
二、分型论治
1.轻症期
既病防变,因势利导,以驱秽毒外出。自拟双叶达原饮加减方:南沙参12克,炙桔梗10克,冬桑叶10克,连翘壳10克,枯黄芩10克,槟榔6克,大青叶15克,厚朴花9克,藿香叶10克,前胡10克,车前草12克,生甘草5克。水煎服,早、中、晚各服1次,每次服用毫升,每日1剂。
方中针对发热、咳嗽症状,取大青叶、黄芩、连翘及桑叶诸药相辅相成。特别是大青叶,其性味苦寒,具有清热解毒、抑制肺炎高热功效。配以桑叶清燥,佐藿香叶芳香辟秽而同筹取效,以槟榔、厚朴花、黄芩为达原饮之意除痰癖、清瘴气、驱秽毒,引邪外出、防止逆传;再以前胡宣肺止咳,车前草清利下窍,使肺得以清肃,而诸症得解。注意:煎煮时,冬桑叶、藿香叶需后下一沸即可。
2.重症期
(1)生脉竹叶石膏汤加味:北沙参20克,杭麦冬15克,炙桔梗10克,连翘壳10克,生石膏(先煎)30克,淡竹叶10克,鲜菖蒲10克,远志筒10克,鲜芦根20克,生薏米30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早、中、晚各服1次,每次毫升,每日1剂。
针对病变呈本虚标实之势,“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此时当注意邪闭,影响心脑,故投以益气养阴、清燥除秽法。方中取鲜菖蒲、远志之类以辟秽除秽。如果症见喘促,则应更方。
(2)麻杏石甘汤加葶苈:麻黄5克,生石膏(先煎)30克,杏仁10克,北沙参20克,瓜蒌皮12克,浙贝母10克,炙桔梗10克,葶苈子15克,连翘10克,黄芩10克,鲜竹沥10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早、中、晚各服1次,每次毫升,每日1剂。
本方以麻杏石甘汤为主,针对患者喘促症状而设。方中麻黄、石膏,一寒一热,相制为用,而辛凉倍于辛温,使得宣肺而不助热,清肺而不留邪;为求速效,伍以葶苈子以助泻肺平喘之力,肺气得以肃降,喘促得以平息。此外,葶苈子还有强心之效,取之得当,效果颇佳。该方为徐老善用。
3.危重期
危重期患者会出现闭脱等危急症候,需要分析判断闭证和脱证的不同。闭证为实,其征象为高热、气促、肢冷等症,呈热深厥亦深之势,急用凉开,方用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以求化险为夷。若见脱证者,当宜扶正固脱,取独参汤或参附汤、四逆加人参汤,以益气固脱而救之。另外,危重期有肺栓塞之危险,即使少见也要引起高度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xianhecaoa.com/xwgy/13336.html